1224896486710.jpg 

 

今天陪心情不好的老弟去喝酒,
在 KINKS 吃飯喝酒兼看電影,
店員幫我們挑了一部片子,德國電影,浪潮
回來查了才知道台灣也有上映,
但是翻譯成惡魔教室,
唉,惡魔教室聽起來就是有點搞笑,
失去這部原本嚴肅的調性,
所以我還是想稱它為「浪潮」。

改編自作者 Morton Rhue 的同名著作,以及真人真事。
故事敘述一個德國高中的社會課程,老師希望同學認知到獨裁政府的可怕,
同學們都不以為然,於是老師展開為期五天的激烈課程,
穿制服、畫圖騰、宣言、手勢等,
建立的一個強勢的團體,然而這的團體漸漸失控,
連老師也難以控制‧‧‧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細節,
在每一天開始的時候都會打上今天的星期,
提醒觀眾眼前這一個打得火熱的團隊,
其實成立沒有幾天。
就我個人而言,這部戲還討論到所謂的「歸屬感」問題,
人都需要歸屬感,但是我不認為歸屬感可以建立於很短的時間內,
真正理性的認同是需要時間建立的,而情感認同則需要磨合,
不然,無非就是狐群狗黨罷了‧‧‧

至於結局一如我所猜測的,一定得要死了人才能停下來,
悲劇總是這類電影令我焦躁之處‧‧‧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看完一部電影或一本書之後,
有被掐住脖子不能呼吸的感覺,
所謂的文學性,在這種時刻就具體了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 浪潮 德國
    全站熱搜

    瑞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