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藝術研究所之後,才漸漸發現藝術實際上是很小眾的人在反覆操弄的娛樂。

這種現象其實不只在古代,藝術是為王公貴族服務的傳統項目,
當今社會也是為資產階級所服務。當然啦,
我並不是要表達一些反社會的理念什麼的叭啦叭啦,只是,真的覺得很驚訝。
那天跟 Mr.D 聊天,他是一個外文系畢業有著良好教養的社會人,
擁有充足的文學常識,也有十足的人文關懷精神,
但他對西洋油畫的印象也只是梵谷的星空與米勒的拾穗。

這不禁讓我思考起自己未來:這麼小眾的東西,又是理論,真的有價值嗎?

用藝術史做為研究所的專長,聽起來就像是想要嫁入豪門的附帶條件,
國外很多人的研究所文憑都是藝術史專長,說穿了似乎只是想貼個名校標籤在身上。
中文專業的不實用性我已經有所感,那麼藝術史呢?
最近老師一直問我,想要做出什麼樣的研究貢獻,想了又想,
還是回歸到根本的問題:我不認為這些學術貢獻可以造福人類啊...
為什麼大家不老實一點呢?

再者,那些具像的圖案其實都是在扼殺我的想像力,
比起來,文字當中的多義性更令我神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瑞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