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2658a818d99261b8bd3258e41cec9bd_Water  

最近一直在想自己想要什麼,我覺得這種大哉問非常麻煩,但人生在世總會走到這一步。老實說,我很討厭思索這種事,像我這樣不務實的人總是會往形而上的方向去思考,可是這混亂骯髒的真實世界並不需要夢想家。於是我開始閱讀傳記,不需要是偉人傳記,只要是談論一個人的私生活就好,藉著閱讀接觸有趣的的人生,此刻的我,生活的太慘白了。

在這些書裡我很喜歡草間彌生的自傳,她是一位從小患有精神疾病的日本藝術家,在日本被視為異端,後來飄洋過海到了紐約,與新時代的POP藝術家們變成夥伴的故事。說真的,我很想要她的人生,想要的原因其實很單純,不是因為後來她終於功成名就或才華洋溢,只是,只是因為,她活得很徹底。

她的自傳裡提到,因為美國藝術家歐姬芙的鼓勵回信,讓她飄洋過海到紐約,當一個只為藝術而活的貧窮藝術家。她在天寒地凍的紐約一邊發抖一邊作畫,在紐約經典的Loft裡頭純粹的吐出能量。她的作品真的有趣,帶有強烈的卡通感,卻又透露單調重複無限的深邃;那些作品多數很鮮豔,但一再重複讓我覺得是滿到爆炸寂寞,注視她的作品久了,讓人覺得無限的孤獨,在永恆的宇宙裡頭,有糖果口味的黑洞。

雖然草間彌生有精神疾病,但她的商業頭腦卻絲毫不容人忽視。與安迪‧沃荷大放異彩的時代同時,草間彌生也加入衝撞體制的行列。她帶著脫衣舞孃、同志這些當時的弱勢進行行動藝術,裸體高呼 「Make Love Not War」,無論是不是譁眾取寵,她一直很有自己的風格。她談到自己開始逐漸有名氣,有大批同志聚集在她的工作室,迷亂場域,充滿菸酒、大麻與性愛。她自己卻像是隔離了,在畫框外與這些飲食男女寧靜的共處一室,持續創作,她的作品幾乎都是圓點,成千上萬的圓點點,這麼專注的做一件事,把能量爆發在唯一的狀態上,又純粹又寂寞。美麗的像夢境。

有趣的是,好像女性的Icon強大到一種程度就會成為同性戀的支持者,像瑪丹娜、濱崎步、張惠妹都是,當時的草間彌生也是這樣。

我一直覺得混亂墮落的生活同時也更有趣,不然為什麼邪惡的那邊,總是更有意思?邪惡呀是身在其中的時候甜蜜搖滾,離開的時候叫做浪子回頭,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買賣。草間彌生在這渾沌的狀態中依然那麼寂寞,我們不也是嗎?明明城市擁擠的不得了,卻感覺更遙遠,原本是靈魂的內在,經常只是一個洞。所以我真心的羨慕草間彌生,傾慕她無限的藝術能量,更愛她專注無畏的行走,還有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可缺乏的小奸小惡。

喜歡她的藝術,也喜歡她,圓點圓點草間彌生。

 

arrow
arrow

    瑞瑞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